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附近3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全国空降一对一同城

无标题文档

文明乡风刮西岸

日期:2022-08-09  来源:新余日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关闭]

 

宽敞干净的体育场,坐落在村委会的东面;伴随着和煦微风泛起涟漪的池水,与鳞次栉比的楼房相映成画;村民家墙体上显眼的标语,宣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走访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最小的行政村——西岸村,恬静优美的乡村环境,弥漫在村庄每个角落的文明气息,令人赞叹不已。

党建引领筑牢党群共治阵地

西岸村不大,下辖3个村小组,总人口554人。西面靠吉新公路,东面是新阳大道,沿着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走个来回也就10多分钟时间。曾经常有村民抱怨村道泥泞,“天晴走路一脚灰,雨天路过满脚泥”。如今,无论是村庄的门面主街,还是街巷胡同,都宽敞整洁,安装有高清摄像头,这是村里用了整整5年治理的结果。

“我们村通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治理、建言献策,努力做到全村参与建设美丽新农村?!蔽靼洞宓持Р渴榧枪滤怠=昀?,西岸村大力推进“党建+网格化治理”工作,团结带领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持续在村庄“美丽”上做文章,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用文明浸润乡土、以文化滋养乡情,不断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

在外打拼多年的西岸村村民郭翔返乡后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她说,每次回家都能明显看到西岸村的新变化,当年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奶奶家的砖瓦房也变身为小楼房,房前屋后的小路也都做了硬化,还栽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为什么村里变化这么大?郭翔的奶奶告诉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经?;崂锤骷腋骰А白隹汀?,长板凳坐一坐,贴心话说一说,关于路不好、环境差这些问题,还被干部们记录到笔记本上,登记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台账上。后来就看到他们变得特别忙碌,有的现场勘查路面情况,有的忙着为花坛添砖加瓦……“西岸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在进行中。作为一名西岸人,我切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的努力。”郭翔说道。

“家规家风”让乡村发展内外兼修

“农村千差万别,关键看有没有一个好支书?!笔形榧墙笤谑形沤於稳岜ǜ嬷薪驳降恼饩浠埃杂谖靼洞宓持Р渴榧枪吕此稻褪亲詈玫内故?。乡村发展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要发展经济、产业这些能一眼看到的“面子”,也要注重“里子”。西岸村注重“家规家风”的发展,就是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灵魂。

提升西岸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是郭勇迈出的第一步,是对乡风建设的铺垫。2021年,郭勇针对颐养之家存在的一些不文明问题,以奖代罚,率先摸索出一套“家规家风”评比办法,实行积分制管理,根据老人的日常行为进行细化量化评分,引导老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颐养之家,老人互帮互助、不乱丢垃圾、讲卫生、节水节电都有一定的积分奖励,依照评分兑换标准,老人可以在晓康驿站兑换相应生活物品?!惫滤担参拿鞯睦先朔⒎乓欢ǖ奈镏视刖窠崩?,不仅可以促进老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还能更好地通过老人带动子女、晚辈树立文明新风。

西岸村颐养之家与村委办公室共用一栋楼,一楼是老人们生活的地方,二楼是村委工作办公室。相隔近,村干部可以更多关注老人的动态,闲时便下楼与老人谈谈心。步入西岸村颐养之家,映入眼帘的是老人们祥和喜悦的神情,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吃着可口的饭菜,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氛围。

“西岸村能够做好建村以来各项工作,还得益于西岸村颐养之家的老人们。颐养之家让老人过得舒心、子女放心,更让我们党组织在基层中深得民心。通过以心换心,颐养之家的老人成为了我们在村务工作中的重要帮手。”珠珊镇党委书记黄志军欣慰地说。

多方参与共建有温度的村庄

家住二化小区的郭振华老人今年已72岁,是一位老党员。听说老家西岸村要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老人立刻报了名。他高兴地表示,自己虽然一直住在城里,但热心村中事务,不管村里有什么事,他常常都是带头参与。

很快一支由20名党员、群众组建的“心连心”志愿服务队成立了。队员们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定期在村里巡逻排查、入户走访与村民交谈。服务队通过在村里开展政策宣讲、普法宣传、义务巡逻、结对帮扶、帮办红白喜事等活动,竭力为村民办实事,形成全村党员、群众携手共建平安社区的和谐氛围,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以来,这支服务队共为村民办理各类事项70件,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6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近年来,西岸村创新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以“手拉手参与平安建设,心连心共建平安家园”为理念,从改善服务方式入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推行“民事代办”制度,贯彻落实“让群众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的工作理念,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或“一次不跑”。坚持困难党员“六必访”,党组织及网格员主动关心关爱困难党员,明确党员、网格员、“心连心”小分队成员多对一联系。在“四百行动”中,西岸村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宅基地少、建房需求多的问题,整合宅基地,集中向空中发展,建设“水岸花园”116套住房,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文明似一片绚丽云彩,让西岸村更美丽更宜居。(本报记者 唐齐 见习记者 宋玲 通讯员 甘雅玲 )

责任编辑:王 喜香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