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泽镇移风易俗让乡风文明看得见
近年来,湖泽镇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三年专项行动,各村结合村情村俗,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特色活动塑乡形铸乡魂,赋能乡村振兴,创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移风易俗“湖泽经验”,让移风易俗、共创新风的文明种子在全镇居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微宣讲+围屋话”,让移风易俗走新更走心
“礼俗改革新风起,自觉革除旧陋习。孝德理念不敢弃,方式方法要新意……”演员们手持快板,用通俗的大白话向观众传达着厚养薄葬和遏制高价彩礼的移风易俗新风气,节奏朗朗上口、曲调明快轻松。这是湖泽镇“微宣讲”文艺宣传小分队在罗沙村宣讲。
小戏曲讲透了道理,也营造了氛围。而红白理事会“微宣讲”更是走新更走心。罗沙村村民姚小花说:“红白理事会的人说得在理,这次我嫁女儿就不收彩礼了!”原来,不久前姚小花的女儿订婚,村红白理事会多次上门宣传婚事新办要求,最终姚小花决定嫁女不收彩礼。
自罗沙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村里只要有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就会上门宣传白事简办、婚事新办的相关政策,鼓励村民节俭办宴、不收彩礼、厚养薄葬。对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的村民,村里不仅给予他们道德积分加分奖励,还有机会被评选为当季度红榜人物。如今,湖泽镇各村均组建了本村的红白理事会。
“围屋夜话”宣讲方式在湖泽镇尚睦村邓家围屋能聚拢人气,得益于这座百年围屋周边群众保持着夜间议事的习惯。如何革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陋习?围屋群众一致认为村规民约应加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村规民约内容。如今,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土政策”已然成为村民心中的“硬准则”。
“树榜样+革陋习”,让移风易俗聚力更凝心
“不要彩礼,要幸福!”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零彩礼”集体婚礼在尚睦村邓家围屋举行,新人们在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见证下,携手开启幸福人生。
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新人有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村干部,也有长期耕耘在产业基地的致富带头人,还有来自农村的青年群众代表。他们积极弘扬婚嫁新风,用自己的行动向高价彩礼说“不”。
新风塑乡形,文明铸乡魂。湖泽镇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推出的移风易俗“五个100”系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得到村民广泛响应。一位村民说:“廖永锋一家人平时对我们这些邻居很好哦,上次我家小孩生病,他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忙送医拿药,所以这次想都不用想我推荐他们家!”经过投票、评审等环节后,最终闹洲村推选出移风易俗“好家庭”——廖永锋家庭。目前,湖泽镇各村(社区)选树“身边好人”“好家庭”“好岳父岳母”等典型220余人,评选星级文明户58户,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文明乡风持续好转,形成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改革“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
“立家训+铸乡魂”,让移风易俗入脑更入心
“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湖泽镇水川村村民欧阳建文指着自家门口墙上的微家训自豪地说道。这一微家训坚守了四代,张贴在墙上就是要督促子子孙孙好好持续传下去。
目前湖泽镇7个村都已给各家各户门口张贴了一条体现自家特点的微家训。通过上门询问以及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本村村民征求本人心仪的微家训,收集完毕后再由村委会统一格式出资制作,微家训俨然成为村里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家训虽短,浓缩的却是源远流长的优良家风。胡泽镇让家风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通过挂在门口向众人展示,激励着村民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家训,营造出更加文明的良好乡风。
家风家训写在墙上,如何让村民也落实在行动上?湖泽镇的经验是,邀请党员、乡贤和退休干部等群体作为移风易俗监督员,尤其邀请业务精、能力强、威望高的退休老干部,组成“老将出马”移风易俗传播团,充实基层乡风文明浸润力量,截至目前,已有7名老人加入“老将出马”移风易俗传播团,对该镇调处邻里纠纷、传播社会正能量、制定村规民约产生了积极作用。